农村校车运营越来越成为从村群众关注的焦点。近日,越来越多的新闻爆料出农村“黑校车”猖獗,超载严重,完全忽视孩子的安全。而最近上海卫视报道出的农村校车运营困境也引发小编的感想,从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到农村19座幼儿园校车运营确实困难重重,不是说政策不够好,只是可能没看到农村校车运营的现实困境。
一、农村道路狭窄,校车不能真正实现家家通。根据国家标准,校车使用应该遵循的标准是:19座,2.5米宽的车身。而根据国家标准,农村道路的标准是:3.5米宽。那么问题来了,有的地方的道路可能还没达到国家的标准,校车根本不能实现家家通。特别是农村一些地区道路还没修的,如果迎面有车,连会车的地方都没有。所以,加大农村道路的宽度,是一个现实的问题。
二、“黑校车”猖獗,很多不正规的车辆接送学生,并且超载现象严重。一辆核载8人的面包车竟然实载将近二十名幼儿园学生,且不说不是正规的校车车辆,关键是超载了那么多的人,置孩子的安危于不顾。
三、农村校车司机资质问题。根据国家校车条例规定,小车的司机必须取得19座以上客运汽车资格和B证之后三年,才能驾驶校车。但是,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,往往只要是取得B证驾驶资格的司机都可以驾驶校车,那么,学生的安全又存在着隐患。
四、农村校车司机待遇不高,收入低,责任重,压力大。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,校车司机的工资平均水平都不高。而在一辆校车上,往往有一二十位学生乘坐,校车司机不敢有一丝的怠慢,所以在她们的心里都形成了无形的压力。
农村校车的运营不同于城市,应该先做考察,然后在颁布政策,真正做到服务群众。校车运营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,也需要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协力配合,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校车运营的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