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校车“补助”落实不到位,校车推广再遇瓶颈
最近新闻众多暴露出,国家虽然提出了有校车的补助,但是校车补助很难落实,19座幼儿园校车补助造假,冒领补助。再不然就是补助不能全部落实,多个省份和地区不能实现真正的补助,享受不到不住的实惠。
为鼓励校车规范运营,减轻学生家长负担,沈阳市于洪区政府去年专门拨出财政资金,对区内的雨露和顺利通两家校车公司进行运营补贴,共计200多台校车,每个座位每月补贴额为23元。
然而,一些车主在领取补贴时发现,补贴款与实际座位数不符,有的多发,有的少发。于洪区教育局接到反映后,进行了核查,发现校车公司报送的补贴申请表中,确实存在着虚报、多领等问题。
分析此事教训,于洪区教育局校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郭传宏坦言,自己在审批雨露校车公司申报的补贴申请表时,确实“疏忽大意了,没有逐一对每台车的真实座位数进行核实,轻信了公司的申报。”
一些校车经营者反映,冒领补贴并非仅仅是政府部门和校车公司把关不严的问题。校车公司粗心大意、申报数据小有出入虽有可能,但座位数竟然虚报一倍多,属十分明显的特殊情况,仍未引起政府部门注意,没进行核查。这其中不能排除背后有人蓄意作假、暗箱操作的可能。
校车补贴不是全国执行,只有几个省份。比如:甘肃、厦门甘肃财政部门要在县(市、区)合理确定月票价格的基础上,对运营单位提供校车服务与市场运营所产生的差价进行认真核算后,按照省、市、县3︰2︰5的比例进行补贴,同时向省级财政部门上报义务教育阶段需要乘车的寄宿学生总数、补贴标准和补贴额度,市、县政府补贴资金划拨运营单位后,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直拨省级补贴资金到运营单位。不能使所有校车运营者真正受贿。
校车本来就是不好找人,司机难招聘,本来就是会借助补助减轻负担,结果补助不到位,校车的推广在此遇到新的问题,引发补助地域失调,补助弄虚作假,冒领补助等现象。校车补助仍需国家强制手段才能解决。